在中国,66kV、35kV、10kV及以下电力系统配电网的中性点都是非直接接地系统,当发生线路系统单相接地时,流过故障点的电流实际是线路对地电容产生的电容电流。 若不及时找到故障点并加以消除,它会产生以下危害: ◆ 单相接地电流通过铁心(如调相机压器的铁心)会使铁心烧坏。 ◆ 在单相接地的故障点附近,人身有遭到跨步电压的危险。 ◆ 使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原来的2.5~3倍,造成两相短路的破坏性故障。 ◆ 使故障设备外皮(如电缆外皮)或遮拦带电,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。 必须对配电网电容电流进行测量的2条原因: ◆ 满足电力规程规定要求: 当10kV和35kV系统电容电流分别大于30A和10A时,应装设消弧线圈以补偿电容电流。 ◆ 预防配网对地电容和PT参数配合,产生PT铁磁谐振现象。 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方法介绍: ◆ 单相金属接地的直接法(直接,危险)。 ◆ PT开口三角形异频信号注入法(简便,要求系统必须平衡) ◆ 中性点外加电容(实用、准确,不要求系统平衡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
MS-500P电容电流测试仪(开口三角法) | MS-500PZ电容电流测试仪(中性点法) | MS-500PZP电容电流测试仪(二合一法) |
型号 | MS-500P | MS-500PZ | MS-500PZP |
方法 | PT开口三角异频信号注入法 | 中性点外加电容法 | 中性点外加电容法+>PT开口三角注入法 |
条件 | 三相一定要满足平衡的条件 | 利用系统不平衡条件,解决不平衡Ic测量难题 | 适用运行不平衡环境和煤矿矿系统 |
范围 | 只对平衡的系统适用;新线路、短线路 | 满足变电站测量;特别是煤矿、钢铁等复杂条件 | 运行不平衡的环境和煤矿矿系统 |
部位 | 低压侧的PT开口三角形(0V) | 高压侧的中性点(小于300V) | 3-66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的测量 |
范围 | ≤250A 即Cx≤120μF | 对地总电容 ≤120μF(三相对地) 电容电流 ≤100 A(35kv系统) 电容电流 ≤200 A(6、10kv系统) | 对地电容:0.5 ~ 120μF (三相对地) 电流量程:1A ~ 250A |
精度 | 当10A≤Ic≤130A 即9μF<Cx≤120μ | 0.5μF~1μF ±10% 1μF~90μF ±5% 90μF~120μF ±10% | 0.5~5μF ±10% |
尺寸 | 310×300×170 mm | 320× 200×150 mm | 460mm×245 mm×425mm(主机箱) 580mm×300 mm×150mm(附件箱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电缆耐压试验 | 35/110kV变电站试验 | 互感器特性试验 | 介质损耗试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输电线路试验 | 断路器特性试验 | 接地网试验 | 避雷器试验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应耐压试验 | 变压器试验 | 电气预防性试验 | 电缆故障测试 |